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沉寂之后重出江湖

又改版了,不知道现在是否还能正常访问,因为我已经改变了浏览器的代理,访问blogspot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近做了很多事,却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成天被数字和流程困扰着。下个阶段要读几本书,多写点思考的内容,整理一下有点不爽的思路。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又启用了msn space

那边写一些碎碎念,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给身边的朋友看,这里还是写和行业相关的内容。可是发现msn space更新的倒是很勤快的,毕竟有很多朋友来看,写起来比较有动力,甚至让我又一度产生了搬家的想法。哎,女人真是见异思迁啊。

用户在贡献内容的时候,读者的鼓励是最好的回报,真的是不假,贡献内容的用户甚至可能为了更多的人气,不惜成本的把blog搬家也是有的。最近几个互联网大头们出的什么blog搬家工具貌似可以派上点用场咯,说不定,如果msn space有个好用的搬家工具,我现在就把blog搬过去,只是可惜了我可爱的scribefire,不过live系列推出的那个blog客户端也尝试一下,呵呵。

欢迎这里的老读者们访问我的space,鱼大的碎碎念都是些平时拍的照片和一些胡说八道。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饭否有点像聊天室

暂时没有发现好友分组功能,加了几个好友就要和很熟的人混在一起了。也许是我愚钝,还没有发现这个功能?好友不分组几乎就是聊天室~



纯粹空虚无聊才会去的地方,可是人难免空虚无聊,想说话又没有人可以说话。





饭否-中国的twitter



抄人家东西是很羞愧的事情,但是我不得不承认,饭否抄的很好,抄的不错,让我也迷上了这样一个碎碎念的新东西。再迷下去,我的blog也许都不愿意写了。



不过人创作的欲望还是有区分的,碎碎念是中需求,结构化很好的传统blog是另一种需求。就像在社区里,有的人只是想呻吟一下顶一下帖子,有的人是想发布一些有完整思想的文章一样。适度的区分这种需求可以让看客更爽,说客也得到满足。





很推荐这个网站哦~尤其是有些单位不能用qq,msn聊天的用这个可以解决问题了,大家组成一个小圈子,爱聊什么聊什么吧!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被抄袭是社区牛的标志

前日购入新手机之后在友人手机网发表测评文章6233,6300和W810c之间我选择了w810c,第一次写比较正式的测评文章,也是第一次在友人上发文。



不久后的今天,一个同事在我们兄弟公司做的一个比价类网站上随意搜了一下我的手机型号,居然右侧的最新评论里就是我的这篇文章。作者已经换作他人,我甚怒,但既然是兄弟公司的网站有些无语。遂google一把该标题,仅第一第二页就发现引用该问的网站达8个,其中只有少数表明来源友人网,大多数只是表明作者fishbig,并没有表明转载。



怒气中思考了一些问题:

版权不是最主要考虑的,在互联网中,内容的共享是互联网给人类造福的主要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种免费共享的受益人,如果完全用网络外的版权法来限制互联网内容的传播,那么对于互联网将是灾难。当然盗用这些内容作为明显的商业收入目的那么就该受到约束了。我搜到盗用我的文章的网站中,文章刊登的页面都有展示google adsense广告作为收入,这种动机当然是明显的商业目的…… 所以应该受到约束,不过局限于个人能力和互联网的潜规则,这种想法只燃起了一下下就熄灭了。

被抄袭的网站是最牛的网站。从这件事情上,我更加敬仰友人手机网了,那些和我的文章一起被盗用的大多是来自于友人网,而我所了解的比较好的手机网站并没有这种盗用行为。这些抄袭别人文章的网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少人气,比如我们兄弟公司做的那个比价网站,刚上线不久,非常缺少用户创造的内容,只能拿别人的文章来充数。web2.0网站没有用户提供的内容就是空白一片,而空白的网站是没有人来看的,有点像马太效应,赢家通吃。这个特性逼迫那些新兴的网站拿别人的内容,或者让员工当枪手或者直接去大站上挖写手。无论如何,我把这种现象看成是社区运作初期的正常现象。





最后得出两个结论:贡献内容的网民很弱势;友人手机网不错。

很有用的社会生活法则~收藏一下

转载自同事的邮件
一、 马太效应
二、 手表定理
三、 不值得定律
四、 彼得原理
五、 零和游戏原理
六、 华盛顿合作规律
七、 酒与污水定律
八、 水桶定律
九、 蘑菇管理
十、 奥卡姆剃刀定律
十一、 二八法则
十二、 钱的问题

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 " 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 " 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10 锭。
" 于是国王奖励他 10 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 "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5
锭。 "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 5 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 " 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 "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 10 倍的人,收益也多10 倍。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记住尼采的话: " 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
如果每个人都 " 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 ,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 " 两只表
" 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 、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 、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 、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 ,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四、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 " 向上爬" 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 " 根据贡献决定晋升 " 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 " 零和游戏"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 1 分,而输棋为-1 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 1+ (-1 ) =0 。这正是 " 零和游戏" 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 " 零和游戏 " 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 " 零和游戏" 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 " 邪恶进化论" 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但 20 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 " 零和游戏" 观念正逐渐被 " 双赢" 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 "利己 " 不一定要建立在" 损人 " 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 " 零和游戏" 走向 " 双赢" ,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 " 双赢" 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 " 三个和尚" 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 1 ,那么
10 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 10 大得多,有时甚至比 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21 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七、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 " 烂苹果" 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八、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 " 与" 酒与污水定律 " 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 最短的木板 " 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
1 、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
2 、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
3 、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九、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
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 " 蘑菇" 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 " 蘑菇" ,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 蘑菇" 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十、奥卡姆剃刀定律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
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奥卡
姆剃刀:如无发要,勿增实体
12 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 共相 " 、" 本质 " 之类的争吵感到厌,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 " 剃除" 。他主张, "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 " 奥卡姆剃刀 " 。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
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奥卡姆剃刀定律
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
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nokia6233

这回要换手机了,无意中间也在友人手机网上泡了好多天。最后经不住论坛的舆论力量,选择了在我能够承受价格范围内论坛中评价最好的nokia6233,辗转淘宝多家网店,也去了上海的不夜城手机市场,都无法放心购买这款只有水货的手机。于是只好托同事的朋友在香港代购。



分析自己的这一连串的行为有以下亮点个体会:

1.淘宝上买买化妆品还好,但是买手机这种大宗商品确实很难下手

2.泡友人能够得到很多的产品使用经验还有假货辨别的窍门,不过友人上大概托儿太多了,很多人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托被人骂一般不太愿意直接推荐自己网购的商家。

3.如果条件允许,不会选择网上购买大宗商品。



但是友人等手机论坛提供的各种信息还是很有用的,除了信息组织比较杂乱,信息获取成本很高外,最遗憾的就是那些已经买过6233的人没有公选出一些值得信赖的卖家。



结论:

信任机制是关键——淘宝利用支付宝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货到手之后和JS的扯皮相信大家都不愿意遇到。